第十章 威震高句丽-《唐狐》
第(3/3)页
一谋臣道:“陛下,高延寿乃高句丽王室名将,素闻此人练兵有方,最善鼓舞士气,故我军才有今日交战之艰辛!”
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,可是他刚点完头,便见唐军中突然杀出一人,那人未着片甲,却身着白袍,手持戟枪,腰上还挎着双弓,不停地高喊着冲锋。
李世民微一愣神,再寻找那人,便见那人已杀入高句丽阵中,他将手中的戟枪使得是虎虎生风,左进右突之下,竟一连将多名高句丽战将刺下马来,他又持起弓箭,左右开弓,一时间更有大批高句丽兵将被他一箭一个,直接射穿脑袋身亡。
那人犹如一个杀神,一进入高句丽军中,便如虎入羊群,高句丽士兵皆被他杀得胆寒,唐军气势大振,并大举跟进,杀得高句丽士兵一个个掉头争相奔逃,战场局面顿时为之大变。
“真乃神将也!”李世民赞叹之余,不禁问身边群臣:“诸位爱卿可知此白袍者是谁?”
一人笑答道:“陛下忘了吗,此人便是你前不久刚刚嘉奖过的薛仁贵啊!”
李世民起身大笑:“原来是他!”
安市城之战,薛仁贵又大显神威,杀的高句丽军望之披靡,经此一役,高句丽军大败,被唐军斩首两万余级,高句丽举国震惊。
为此,李世民特意召见了薛仁贵,赐他马二匹、绢四十匹及俘虏十人为奴,并升其为游击将军、云泉府果毅,从此,薛仁贵终于从大唐的一介普通士卒变成了将军。
而且,薛仁贵作为年轻一代的将领,李世民还对他寄予了厚望,对他说:“朕的旧将们都老了,难以承受繁重的军事重任,朕每次都想提拔骁勇雄健的将领,却发现无一人比得上你。朕的高兴不在于得到辽东,而在于得到你啊!”
薛仁贵因此对李世民感激涕零。
夜晚来临,安市城内的一处豪宅已成了李世民的临时行宫,此时,行宫内外灯火通明,而李世民正在房中满含忧郁地念着一首诗:“朝来临镜台,妆罢暂徘徊。千金始一笑,一召讵能来?”
其身边太监道:“圣人是在思念惠妃娘娘吗?”
太监所提的惠妃娘娘乃是李世民的宠妃徐惠妃,其人不仅长的貌美,而且天资聪慧,史称她出生五个月便能说话,四岁便熟读《论语》,八岁便可作诗,故李世民在听闻她才貌双全后,于贞观十三年将年仅十四岁的她召为才人。
而李世民念的这首诗也有个故事,有一次他招徐惠妃见驾,可徐惠妃久久不来,惹得他大怒,后来徐惠妃就写了这首诗给他,意思是我因为化妆化久了才来晚的,还不是为了打扮漂漂亮亮的再来见你吗?李世民见诗之后转怒为喜,并从此对徐惠妃更加宠爱。
此时,李世民点头叹道:“哎,朕一日不见惠妃,便如隔三秋!也不知朕离开长安这么久,她会不会埋怨朕?”
太监笑道:“圣人多虑了,圣人为国操劳,惠妃娘娘蕙质兰心,自然懂得体谅圣人的难处!”
李世民道:“你一个阉人,哪里懂得女人,女人撒起娇来,可是不管不顾的!”
太监脸上丝毫不见尴尬,只没心没肺地笑着,又道:“要不圣人回长安时,给娘娘备件特别的礼物,兴许娘娘一开心,便不会再埋怨圣人了!”
李世民心一动道:“这倒是个好主意!不过什么样的礼物才能称的上特别呢?金银珠宝就别提了,太俗!”
太监本来刚想提建议,可听到李世民这么一说,便乖乖地闭上了嘴。
突然,李世民一拍脑袋道:“瞧朕这脑子,怎么一开始就没想起来呢?前年高句丽王曾给朕进贡过一件上品狐裘,惠妃十分喜爱,年前却不小心被烛火给烤焦了一块,惠妃还因此难过了许久。如此,若能再找到一件差不多的上品狐裘,惠妃一定会开心不已,只是这上品狐裘一时间却也难找!”
李世民的话说完,太监的脸上便露出了一丝喜色,道:“圣人,这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,定是上天感动于圣人对惠妃娘娘的一片真心啊!”
“哦,此话为何?”
“圣人有所不知,前些日子我奉圣人之命宣旨给那薛游击,便看见薛游击处养有一只红狐,那皮毛之光鲜真是百年难得一见呐!”
李世民一听,嘴角微微勾了起来。
第(3/3)页